人到中年,難免就會意識到健康的可貴。
隨著人們的養(yǎng)生意識不斷崛起,越來越多的人也都開始注重自己身體,定期去做個體檢。
不過來自武漢的王先生可就懊惱,自己的放縱生活也開始帶來了一些警示。
大圖模式
不健康飲食的后果是什么?男子從體檢血中抽出2升油漿
據(jù)媒體報道,武漢的王先生今年33歲,但他的生活習慣卻并不那么那么健康,平時早飯不吃,晚上卻會吃宵夜,品質(zhì)是都喜歡大魚大肉,最愛吃炸雞。
也正如此,身高1.75米的他,體重卻已經(jīng)達到274斤,而且還查出了脂肪肝,時常感到腹部疼痛。
大圖模式
而前幾日王先生去做個體檢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王先生的血脂已經(jīng)明顯偏高,
肝功能兩項氨酶指標無法顯示正常數(shù)值。
通過3個小時的
血漿置換,醫(yī)生從王先生的血液中分離出了一大袋油漿,接近2升。
隨后醫(yī)生給王先生進行
袖狀胃切除微創(chuàng)手術,將他的胃縮至以前的1/3,接下來就需要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。
大圖模式
飲食大吃大喝,是否如同王先生那樣呢?
事實上,這樣一坨油脂的視覺效果的確是比較震撼,可能也因此成為有些人去減肥的動力。
不過咱們也別過于焦慮,新聞中這位男子也只是相對特殊情況,這是相對于特殊的情況。
那些已經(jīng)可以引發(fā)胰腺炎的嚴重高脂血癥,只靠吃是輕易吃不出來,多半都是因由家族性的代謝疾病,又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而影響。
所以咱們也不要過于焦慮,但飲食還是需要注意,畢竟高血脂還真不是什么好的現(xiàn)象。
大圖模式
高血脂,真的不能小瞧
高血脂是一種容易發(fā)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代謝性疾病。現(xiàn)如今患病群體也逐漸年輕化,青年人患高血脂癥的也不在少數(shù)。
究其原因,可能和長期的飲食作息不規(guī)律有關,而中老年人則是因為衰老而導致身體新陳代謝變慢,血漿中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大量蓄積。
大量的研究數(shù)據(jù)表明,患上高血脂的人,很容易引起如
中風、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糖尿病等疾病,當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過高時,還有可能導致一些慢性疾病的發(fā)生,例如
脂肪肝、膽結石、胰腺炎、肢體運動障礙等。
大圖模式
面對高血脂,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去預防?
1.飲食科學,控制血脂
秋冬氣溫逐漸轉(zhuǎn)低,戶外運動了隨之減少,這種多吃少動的行為,容易導致血液中脂脈的堆積。
在這里,就需要建議應多吃瓜果蔬菜,控制脂肪含量和膽固醇含量較高的肉類蛋類。
2.有氧運動,過猶不及
平時多做有氧運動,例如太極拳、慢跑、廣場舞等,可以有效防止過剩的脂肪在體內(nèi)堆積,但還是要適度鍛煉,切不可運動過量。
3.調(diào)整情緒,切勿激動
一個人情緒過度緊張或興奮,也容易引起血脂升高。
秋冬季節(jié),活動較少,血液流速隨著氣溫也相對變慢,情緒容易低迷,此時應該多走出去與人交往,舒展胸中郁悶情緒。
4.定期體檢,靈活調(diào)整
定期去做檢查,才有更加清晰客觀地知道自己的血脂含量有無異常,并針對當下的身體狀況,在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上進行針對性的調(diào)整。
5.拒絕酒精
過量飲酒卻會導致血壓上升,血管收縮,還會
促使鈣鹽和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堆積,加速血脈硬化,三高患者更需要徹底戒掉。
大圖模式
高血脂,也并非是只有胖子所有
肥胖只是諸多危險因素之一,但很多過于消瘦的人,其血脂水平也會發(fā)生異常。
所以胖瘦并不是血脂是否升高的核心因素,
瘦也絕對不是“血脂不高”的保證,瘦子們同樣也得加強飲食結構和體育鍛煉,定期監(jiān)測血脂水平。
所以,無論胖瘦,都需要進行心血管風險評估,必要時還需要考慮
他汀類、貝特類等降脂藥物的使用。